循环冷却水中微生物的危害
- 作者:cighsen02
- 发表时间:2020-04-20
- 来源:
微生物粘泥的危害
指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溶解的营养源而引起细菌、丝状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群的增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有泥砂、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附着的或堆积的软泥性沉积物,这种软泥性沉积物也就称之为微生物粘泥。微生物在粘泥中的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主要是以好氧性细菌为主体的粘泥,其下面也有厌氧性的菌群,产生像硫酸盐还原菌那样的厌氧性细菌。它们的组成是以微生物菌体及其粘结在一起的粘性物,多糖类蛋白质为主体组成的,并附着在换热器上。
在循环水系统中,由产粘泥细菌引起的危害为最多,其次是藻类、霉菌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粘泥引起的危害如下:
⑴粘泥附着在换热冷却部位的金属表面上,降低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⑵大量的粘泥将堵塞换热器(水冷器)中冷却水的通道,从而使冷却水无法工作,少量的粘泥则减少冷却水通道的截面积,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效果,增加泵压;
⑶目前大多数冷却塔都采用敞开逆流式结构, 填料也大多使用具有一定强度耐腐蚀 UPVC 类型, 微生物黏泥容易在填料间隙中粘滞, 严重时会局部堵塞通道, 导致填料跨塌。布水装置一般是采用喷头, 由于循环水中离子浓度较高, 喷嘴极易被水中的钙、镁等垢堵塞, 另外喷头上也容易繁殖藻类, 堵塞了冷却水的通过,降低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⑷粘泥覆盖在换热器内的金属表面,阻止缓蚀剂与阻垢剂到达金属表面发挥其缓蚀与阻垢作用,同时对氯、溴等杀生剂杀灭粘泥下的微生物,降低药剂的功效。
⑸粘泥覆盖在金属表面,形成差异腐蚀电池,引起设备的腐蚀;如硫酸还原菌、硝化菌等, 造成系统 pH 值降低, 产生酸性腐蚀。另外黏泥附着在金属表面还阻碍了保护膜的形成, 更加速了金属的腐蚀。
⑹大量的粘泥,尤其是藻类,存在于冷却水系统中的设备上,使循环水浊度增大, 感观度下降, 水的颜色变黑变绿,冷却塔壁、支架、四周地面、现场部分用水设备出现明显的青苔, 污染工作环境,影响了冷却水系统的长周期运转。
因此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粘泥必须经常地投加生物粘泥剥离剂和杀生剂共同作用,以便达到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粘泥,要决定进行粘泥的处理时,必须了解构成沾泥的微生物种类、性质和特点。见表一:
表一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组成粘泥的微生物
指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溶解的营养源而引起细菌、丝状菌(霉菌)、藻类等微生物群的增殖,并以这些微生物为主体,混有泥砂、无机物和尘土等,形成附着的或堆积的软泥性沉积物,这种软泥性沉积物也就称之为微生物粘泥。微生物在粘泥中的分布不一定是均匀的。主要是以好氧性细菌为主体的粘泥,其下面也有厌氧性的菌群,产生像硫酸盐还原菌那样的厌氧性细菌。它们的组成是以微生物菌体及其粘结在一起的粘性物,多糖类蛋白质为主体组成的,并附着在换热器上。
在循环水系统中,由产粘泥细菌引起的危害为最多,其次是藻类、霉菌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粘泥引起的危害如下:
⑴粘泥附着在换热冷却部位的金属表面上,降低冷却水的冷却效果;
⑵大量的粘泥将堵塞换热器(水冷器)中冷却水的通道,从而使冷却水无法工作,少量的粘泥则减少冷却水通道的截面积,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流量和冷却效果,增加泵压;
⑶目前大多数冷却塔都采用敞开逆流式结构, 填料也大多使用具有一定强度耐腐蚀 UPVC 类型, 微生物黏泥容易在填料间隙中粘滞, 严重时会局部堵塞通道, 导致填料跨塌。布水装置一般是采用喷头, 由于循环水中离子浓度较高, 喷嘴极易被水中的钙、镁等垢堵塞, 另外喷头上也容易繁殖藻类, 堵塞了冷却水的通过,降低冷却塔的冷却效果;
⑷粘泥覆盖在换热器内的金属表面,阻止缓蚀剂与阻垢剂到达金属表面发挥其缓蚀与阻垢作用,同时对氯、溴等杀生剂杀灭粘泥下的微生物,降低药剂的功效。
⑸粘泥覆盖在金属表面,形成差异腐蚀电池,引起设备的腐蚀;如硫酸还原菌、硝化菌等, 造成系统 pH 值降低, 产生酸性腐蚀。另外黏泥附着在金属表面还阻碍了保护膜的形成, 更加速了金属的腐蚀。
⑹大量的粘泥,尤其是藻类,存在于冷却水系统中的设备上,使循环水浊度增大, 感观度下降, 水的颜色变黑变绿,冷却塔壁、支架、四周地面、现场部分用水设备出现明显的青苔, 污染工作环境,影响了冷却水系统的长周期运转。
因此对于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微生物粘泥必须经常地投加生物粘泥剥离剂和杀生剂共同作用,以便达到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粘泥,要决定进行粘泥的处理时,必须了解构成沾泥的微生物种类、性质和特点。见表一:
表一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组成粘泥的微生物
